有多大勇气,才会一直做编剧?

 2024-06-22 阅读:708 点赞:184

2024年6月22日刊|总第3640期

一部剧播火了,受表扬的不一定是编剧。一部剧有争议,被批评的大概率是编剧。能播好的剧总是少数,所以总有编剧如坐针毡。

其实,哪个编剧不盼着自己的作品好呢?自己的作品写出来,被拍出来、播出来,是所有编剧共同的愿望。

能实现愿望的编剧很幸运。还有一大部分编剧,入行多年依旧没有自己的播出作品。现实总归是无奈的。

“编剧是个不断被否定的职业,需要内心非常强大,但内心再强大的人,不断被否定也会痛苦。我们能一直坚持写剧本、做项目,除了谋生,热爱也很重要。”一位入行十多年的编剧如是说。

电影《改编剧本》

近日,《影视独舌》对话了三位编剧(一男两女)。他们的讲述,让我们窥见了编剧从业者经历的真实残酷往事。

以下,是三位编剧的讲述。

小东北:曾经我心灰意冷,现在我想慢慢来

我毕业于某211综合大学戏剧影视专业,曾在大一(2016年)由师姐介绍,给某网络剧当枪手。

我写了一集剧本,拿到200块钱,算是写剧本的起点。

后来,我参加了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,获得公益短片广告一等奖。大二下学期(2017年),经朋友介绍,我顺利接到了一个12集网剧项目,制片人很爽快地签了合同,付了钱。

最后这个剧本没有拍摄,制片人还把剧本的版权给了我,人非常好。

之后,我接过竖屏短剧,写过院线电影,接过网剧项目,自己也做过制片人。还想尝试一个横屏短剧,可惜天不遂人愿,项目在2019年底,因不可抗力因素,流产了。

近期遇到最大的一个坎,在2023年。

某“影视 综艺”项目,影视部分需要找编剧来写剧本。项目是一位前辈敲定的,他找我合作,我搭了团队,写了前期剧本。前后工期三个月,开会、写作、修改……

我们完成了近乎四分之一的定稿工作量,整个项目却在第三轮立项会被驳回:整体项目形式没有创新,需要重新策划,编剧回去等消息。

电影《银河写手》

这一等,以后再也没消息。

那时,我觉得人生进入到了暗夜中。被骗稿,被拖着不给钱,新项目推不动,自己的手艺又处于瓶颈期,好像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人,孤零零地在北京,一无所有。甚至不得已绑着绷带跟组……

偶然中,我找一个业内知名大编剧谈业务,之后我直截了当,“您需要‘枪’吗?”

老师惊讶,“我们这里从来没有‘枪手’。”

那之后,我开始跟着老师做项目。老师这里的项目都不小,和我自己在外面接过、做过的剧集,几乎是一个天一个地。我甘愿做一个学生,他教我真东西,我打磨自己。

以当前发展趋势,新人编剧想出头很难。学界和业界仍有不小的沟壑,在读和毕业的戏文学生,写出来的东西能直接用的很少。

很多公司招编剧,准入的门槛是至少有一部作品。

所以,新人编剧必须要特别牢固地抓住资方,证明自己写出的东西有商业化价值。如果抓不住自己第一个资方,编剧就需要无限次重复这个过程。尽快抓住,你才能获得一个出头的机会。

这仅仅是出头的机会,还有另外一个概念,叫“一剧一命”。

我想给编剧同胞们一个建议。为了生存,必须要留一两个保命的手段,兼职副业做起来。

我认识的编剧中,有个女孩,两年前是一部分账剧的署名编剧,一部定制剧的署名责编,今年她已成为某平台自制剧的唯一编剧。这么多年,她这种情况,我只遇上一个。

我们编剧和编剧之间其实不交流,各自写剧本,但我隔三差五看到群里,有些朋友回老家了。大学同班40多个同学,目前做编剧的,只有我一个。

于安安:入行十多年,一直在焦虑

我大学专业是管理学,不是编剧科班出身,曾在电视台做了四年编导。2010年,被朋友推荐去影视公司做策划。

当时古装剧很多,我开始跟项目、跟剧组。我写的一部剧播出效果很好,就继续留在那里,写出了两三部作品,顺利播出。

2013年我开始做独立编剧,坚持了十年,到今天其实作品也不算多。

电影《离开拉斯维加斯》

去年到今年大概有10个项目找过来,有一个项目近期开机了。最近又有几个项目找过来,我打算从中挑选一个合作。

新编剧现在面临的问题,老编剧也一样会遇到。甲方公司不会因为我有作品而区别对待,一样会提很多奇葩的意见,并不一定多尊重认可我的专业水平。

而且,现在很多项目的风险,被片方公司转嫁到了编剧身上。

比如,我前段时间接触过一个项目,是一个网络小说,只连载了四十多章。情节铺陈很慢,相当于只有一个开头,但小说已经被片方买下了版权。

片方公司要求我出完整的改编思路,我都不知道后面的剧情,改编思路很有可能跟原小说完全不一样。

这是如今的行业常态。很多制片人给我发小说,要求我出改编思路。如果我写得简略,他们还会打电话跟我聊,问得很细。

95%的项目都消失不见,但思路已经被套走了,这些思路是我一拍脑门就写出来的吗?

据我所知,很多公司都是来套思路的。他们会找10个编剧,套10个方案,最后找一个价格很低的编剧来写。

出改编方案,原本是策划的工作,现在压到了编剧身上。

我朋友曾跟过一个好莱坞编剧,美国编剧开策划会、出方案,占用的时间是有费用的,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受编剧协会保护的。

即便一些顺利签了合同的项目,现在很多片方在合同上的付款约定是,定金、故事大纲和人物小传、3集或者5集剧本。

片方拿着大纲,去平台过会。过了就继续写分集,没过会就停止。片方用两笔很少的钱,获得几版大纲和3集、5集剧本

其实,没有分集的打磨,直接写剧本,跑偏的风险很大。

目前,原创项目很难做。我非常羡慕有机会做原创项目的编剧。我所有作品都是改编。

多年前,我曾给责编发原创的故事大纲,责编直接说不要发,公司不会通过,因为没有数据作参照。

电影《巴顿·芬克》

我认为自己是个改编编剧。我还算好的,身边有太多编剧只是定金编剧,或大纲编剧。

因为绝大部分项目在大纲阶段就结束了。编剧们一直在大纲阶段打转,虽然也有一些收入,但挫败感很强。

2021年,我曾经历一个很奇葩的项目。

剧本原本推进很顺利,突然有一天,老板给我打电话,说晚上做了一个梦,要求我按他做的梦修改剧本。我当时满脑子问号,但还是改了。

后来老板提出换编剧,给我签了解约协议,并支付了少量解约费。当时觉得老板挺讲义气,那咱们江湖再见。

没几天,我就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个项目的组讯,我听说用的正是我的剧本。项目最终还是黄了,公司破产,老板投了一千多万打水漂了。

这种离谱的事,让我觉得对创作的一腔热血都被浪费了。

前段时间,引我入行的女编剧,如今已年过六旬。她找到我,希望我有项目给她推荐,或者冠以他人名字一起写。

她说,现在没有人找她这么大年龄的编剧写戏,理由是她肯定写不出年轻人喜欢的东西。我了解她的剧本,写得很好。

我心里觉得很悲哀。以年纪大小来评判编剧的水平,奇哉!

据统计,某影视高校戏文专业,毕业1000多名学生,如今现在依然做编剧,至少有一部作品的,不到20个。

有编剧曾问我,是不是有一部爆款作品,从此就高枕无忧了?

并不是,永远都在焦虑。编剧一直处于很焦虑的状态。有剧播出了,会有一股脑儿的同类项目找过来。编剧会趁热打铁,片刻也休息不得。要是一直没有项目做出来,那就更焦虑了。

小米:情绪抽离,让我坚持了下来

我毕业于某影视高校戏文专业。在校期间,我没想过以后一定要做编剧。相反,我对做编剧、写剧本的事还挺犯怵。

因为身边的师哥师姐总劝我,不要做编剧。

原本一个很帅的师哥,当时给电视台写电视电影。写了一段时间,他变胖了、变秃了、变得不帅了!

他劝我,去考博吧,别做编剧。

2016年,我研究生毕业后,也不想考博了,遂进入一家影视公司做文学策划。

当时,市场上项目多,正是IP热。一个制片人主动找我,就小说改编剧本。我花了半个月时间,改出三集剧本,赚了一万五。

我心里很清楚,他只是让我给项目做IP孵化和二次包装。并不是纯粹写剧本,我也很清楚自己不是能独立担戏的编剧。

他们可以对外说自己的项目启动了,但其实只有三集剧本放着,这样可以炒热手中的小说作者的价值,以及手里其他小说的价格。

我的心态很稳,能写多少是多少,能赚多少赚多少。

这是我写剧本的起点。

我身边关于编剧的悲剧太多。一些30岁左右的编剧,因为一个项目,身心严重受损。

电影《特朗勃》

我觉得,编剧是一个燃烧自己身体的职业。我给自己的原则是,绝不允许自己的身心健康受伤害。我对此很警醒。

做策划时,我曾目睹一个项目在多方意见下反复拉扯。制片人、导演、演员各执一词,我要出明确具体的修改方案,很难。

我心里知道,剧本根本不可能改到让所有人都满意。这些难题都压在编剧身上。我眼睁睁看着编剧在这个过程中被折磨……

他在做这个项目期间暴瘦20斤,还确诊了糖尿病。

2019年我从影视公司离职。之后跟着一个女编剧写剧本,当时在写两个甜宠分账剧。那里人员流动很大,女编剧带项目能力一般,我也没有抱着长期做下去的想法,写了半年时间就离开了。

回过头来看,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。策划转编剧,是从理性思考到感性入戏的过程,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。

做策划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。等我开始写剧本,真正落笔时发现,甲方的要求,知道方向和会做,完全是两回事。

会做和做到位,也完全是两回事。当时,有一些戏我写不明白,也发现了自己很多问题,触到了能力瓶颈和审美盲区。

现在,我跟一个搭档一起接活儿。我们最近都不怎么样。去年两个人靠写剧本,总收入六万块。好在我们已经成家了,不用考虑租房子,而且也一直有其他工作来谋生。

我的感受是,现在的行情还不如两年前。

2022年,我和朋友接了一个项目。片方公司很痛快地付了定金,比例不小,但项目没做下去。

这是家影视营销公司,项目定位很不明确。我和朋友写了几稿大纲和第一集剧本,发现他们不懂内容,剧本反馈意见写得很模糊。我们主动催着制片人给反馈,开剧本会。但他们一直没有回复,最终项目不了了之。

我又接了一个拼盘项目。朋友找到我时,这个项目已开机,已有分集大纲和前五集剧本。我们算其中的一组编剧协助整体工作。

策划每天出三千字详细梗概,我们根据详细梗概,两天出一集剧本初稿,一天修改,一天定稿,最终写了八九集。合同里约定的署名是协助编剧。我们俩人忙活了三个月左右,给了税前20万稿费,每个人到手不到10万。

这个剧去年播出了,但我的处境也并没有太大改善。

我现在除了写剧本,有两个工作。一是餐饮,一个是塔罗牌。

我算有天赋,而且赚钱挺多。之后我准备在B站和抖音开号。

今年有一个短剧在写,还有一个修改剧本的活儿,这两个项目优点是不急,缺点是钱少。

短剧的项目一开始推进还挺顺利,剧本写到4-6集时,平台反馈,写法常规。项目陷入僵持中。

我们忙活了大半年,写了大纲、分集和前三集剧本,收入一共两万块。我心态还行。反正我会继续写,慢慢进步。如果只写剧本的话,完全没办法养活自己,也不利于身心健康。

让自己情绪抽离,是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关键。(小东北、于安安、小米皆为化名)

文/云煦

家人们,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↑↑↑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历史消息

↓↓↓

 用户评论

 正在加载
返回顶部